蓝色流体|流体专业论坛 专注流体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53|回复: 7

[转帖] 论文摘要英译的常见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摘要英译的常见问题
作者:南桥
国内很多学术论文都有英文摘要。有一些文章中文写得很好,看了颇受启发,但摘要
写得一般,很可惜。受一期刊之托,审了三期约60篇文章的论文英文摘要,发现了不
少问题,现将比较常见的列举如下(其中也有不少是我自己的毛病,也被老师、编辑
揪过,不希望大家再犯同样错误):
句长:摘要最多最大的弊病,是句子太长,比如中文中说:“本着…,在…的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 “立足于…, 在分析了…的基础上,作者联系当前实际…”。
这些中文表述本来就不好,如翻译成英文还是照搬:Based on…, and according to
…那看的人就会非常费劲,却掌握不了文章的内容和重点。
英语如果一般,那么还是把句子写短一点好。最好一句话一个意思,如果两句话没有
逻辑关系,不要硬扯到一块。比如“本着对…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的模型”,这里
本来就说了两件事,第一,你的文章分析了一些文献(或其它内容),第二,你的文
章又提出了一个模型。在文章结构上这是两件事,为何不说成:This paper starts
with an analysis of…  It then proposes… 不要从句套从句、叠床架屋,套得
让人不知所云,看到后面忘了前面,除非你能够明确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
用英文准确表述出来。当然英文作者有时候也写长句子,但是一般他们对自己的语法
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句子虽长但是前后连贯。如果实在掌握不好,可请英语专业的毕
业生或专业翻译去翻或把关。
语法:建议多审查几回,同时还要用Word的Spell Check功能查一下拼写,避免一些
低级错误,有的作者交上来的稿子很马虎,拼错的词很多,给编者、读者印象不好。
有一些语法问题属搭配不当。有一些说法在中文中好像问题倒不是很大,比如有人说
“持续性创新”,这个中文好像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翻译成英文后就让人有些费解
,如sustained innovation.  因为创新一般是对一个持续很久的产品、模式、观念
的一种反拨,在语义上它有短暂性(被广泛应用后就不再是innovation)而非持续性
,说它出现了,被采用了倒是可以理解,sustained innovation 让人费解。作者可
能是想说“可持续的创新性”,那么应该说sustainable creativity,或者sustainable
innovativenss.
还有一些语法问题属句子残缺。有人在中文摘要中说“勇于探索”。英文摘要说成have
the courage to explore. 然后到此戛然而止,没有宾语,不知道探索的是某个理
论, 某个学科,某个问题,还是北极的冰川。
时态使用也是个大问题。时态前后上要统一,不要一会儿用一般现在时,一会儿改过
去时,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比如做过的研究),用过去时。如果文章的观点,可用一
般现在时。
用词。我看过很多文章是理论性强的文章,概念很多,但不同概念要用不同词汇,不
要什么都混为一谈,一定要精确。比如中文常说“模式”,用它来指代很多东西,但
英文中用词是不同的,你得弄明白到底你是在说一种思维范式(paradigm),一个模
型(model), 一种方式(mode/method), 还是一种格式(format)。很多作者将这
些混为一谈。有时候说着说着概念又跑了,读者正在思考这个model 到底是什么,接
着这个模式突然又变成“指标”(index)了。
有些说法语法上没错,但因用词的缘故,在英文中意思和中文完全不一样。比如有些
作者会把“人才培养”直译为personal development, 这个英文表述十分含糊,不知
道什么是personal development, 这个范围太广了,连练瑜伽都可以说是personal
development.   我想作者应该是讲talent development. 如果是说老师的师资培养
,可直接说faculty development, teache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g  for teachers之类,表述更准确一些。
还有很多作者将network, Internet等术语混淆,因为中文都是“网络”。
“本文”、“该文”,大家的说法五花八门,有说This dissertation,  thesis, paper
, article的都有,这几个概念的用法是有区别的,一般博士论文我们说dissertation
, 那种硕士论文thesis, 学术文章可以说paper, 一般文章article. 我们这些实践者
(practitioner)  写给非学术期刊的报刊杂志的文章,一般可以说article .  学
术期刊的文章,用 paper普遍一些。
“博士生”不是“博士”。在作者介绍中,如果是在读博士生,用PhD candidate更
准确些,拿到了博士学位的人才是PhD. 有一些学校要求更严格一些,过了资格考试
你才是PhD Candidate。
一些术语在中文语境下说起来没问题,比如网络教育的“社会化”。还有人说 “立
体化”,作者在摘要中说是socialized,  three-dimensional.  看过原文后才知道
他的“社会化”其实是指不是老师一个人在那里操作,而是涉及到了多个部门和相关
人,其实应该说:involving multiple stakeholders ,  而这里的“立体化”说成
three-dimensional, 直接的意思是三维的。没错,三维的东西是立体的,可是英文
读者可能会问: What are the three dimensions?  对照原文,我才发现指的是多
个功能的结合, 那么可以说crossing multiple functions.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动词问题。动词就好比一摘要的眼睛,这里单独列出来说。动词让
读者知道你的文章到底描述了什么内容。但动词问题十分常见,很多作者用错了词语
,或是词义转换成英文后出现偏差,比如“提出了…设想”,有人将提出说成raised
…,这往往是不对的。建议作者多看看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你的文章提供的是
关于“知识”、“理解”、“应用”、“分析”、“合成”、还是“评价”,要分清
楚,不同的教育目标类别,有不同的思维或研究活动与之对应,而动词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分析,可以用Analyze, Classify, Compare, Contrast, Differentiate,
Discriminate, Distinguish, Examine, Outline, Relate, Research这些;如果是
综合,你可以用Compose, Construct, Create, Design, Develop, Integrate, Invent
, Make, Organize, Perform, Plan, Produce, Propose, Recommends。如果是评价
,你可以选择的动词有 Argue, Assess,  Conclude, Critic, Decide, Evaluate,
Predict, Prioritize, Rate, Select等。我现在看到的状况很单调,只有少数几个
比较含糊的词,其实本可以有更为精确的表述,比如“提出了某某建议”, 你可以
说The authors recommend …,   The authors propose….



※ 来源:·飘渺水云间 zju88.org·[FROM: moqi]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布局:有一些摘要一看就是从引言中摘的,看不出主次来,甚至将文章的精华部分(
比如某个研究)一句话带过,而这个恰恰是读者感兴趣的内容。 你得想象,假如你
是读者,不了解你这文章,你会希望从摘要中看到什么?如果不能肯定,可以文章的
一个部分用一句话来表述,比如你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引言),你回顾了关于什么
的文献(文献),你在什么场合,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研究(研究方法), 得出了什么
结论(结论)。如果是实证研究,一定要把你的方法和结论写进去。我们的实证研究
比较少,概念性的文章比较多,这一点跟美国的教育研究有点相反,后者更尊重实证
研究。你不能做了实证研究,却不说出来,甚至仅仅将它作为一个例子一笔带过,这
很可惜。

突出重点的另外一个办法是删繁就简。摘要篇幅很短,应惜字如金,不要拖泥带水。
有一些摘要不必要的说了一些The author hopes this paper will benefit those
who…(“希望本文对有志于从事某某事业的读者有借鉴价值。”)读者的反馈可能是
:You don’t need that.  It is assumed!  You might not want to publish this
paper if i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dialogue in the field.  还有一些人
说: This paper carefully analyzes … (“本文认真分析了…”),这个“carefullly
”是画蛇添足,当然你“认真”分析了,不然你敢拿出来?

还有人说The Interne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common(“互联网越来越普及”)
。这种内容人所共知的东西,英文称其为truism, 没有必要放在摘要里说,浪费篇幅


严谨。有一些说法本身是很有争议性的,不要拿出来用作自己的假设,比如有作者说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cor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育技术以
信息技术为核心”),这个说法在美国,是可能引起部门械斗的。很多教育技术老师
坚决认为教育技术的重心是教育而非“信息技术”,不然教育技术系就应该在信息技
术学院下面,而非在教育学院下面。当然也有一些学校真是这样做的,但起码还有很
多人不认同,很有争议性,那么就少在摘要中将这个有争议的说法,当成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真理来使用。

另外一个可以归结为严谨的问题是书面语和口头语的问题。应该尽量减少What’s more
这些口语化说法,可用Futhermore, 甚至根本不用这些,而是一环套一环把意思表述
清楚。

另外一些用词或者词组,如Try to,其实也是比较口语化的。我以前用这个词,老师
都给改成seek to.

最好不用etc. 这样的说法,因为显得好像比较马虎,不如说Include such … as…
虽然意思差不多,但是后者给人印象是严谨一些。

术语:如果术语本来来自英文,首先得在原文中用括弧注明原文,在摘要中要回译为
原文。有时候写作的人可能是让英文比较好的学生代译,代译的人没看原文,也不知
道原来的英文是什么,结果被译了两回之后,这个概念就已经走样。当然我不反对让
人帮着翻译(事实上鼓励这样,因为英文系的学生起码语病少些),但是一定要校对
其术语使用是否准确。

语气:中文的标题有时候说:“试论…”、“浅析…” 建议摘要中不要将这些“试
”、“浅”翻译出来,直接说 On…, An Analysis of…即可。英美读者或许会将这
种谦虚误解为对内容缺乏信心。不论是演讲还是写作,一开始就道歉的做法是个忌讳
。我常听人说”Don’t start with an apology.” (“不要一开始就道歉。”)
因为你这么去写,大家会问: 既然这么没有把握,为什么拿出来发表?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受各种条件限制,必须是初步的,那么此说则不适用,尽可使用A
Prelimelary Analysis of …之类说法。就好比猪流感初发期间,哪怕是初步的一
些分析,也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点读者可以理解,但最好还必须将这一背景在文中交
代清楚(不一定有必要写在摘要上)。

另外一个极端是骄傲,比如说自己的文章全面地论述了关于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师资培
训问题,或者是这是首次全面地分析了某某话题,一般情况下,读者会怀疑这是言过
其实。有不少作者的话题很大,吓死人,又说自己“全面“,那就更要不得了。美国
学术期刊上,话题多半比较狭窄,比如要说某某东北地区公立学校八年级使用与不使
用graphic calculator对ACT数学成绩的影响,因为越是界定得越严格,有兴趣的读
者就越有可能知道研究的结论对自己的学校是否适用。

译名:一些译名应该统一,比如“教育系”,英国常说Faculty of Education,所以
一些从英国海归的作者就这么写,虽然孤立地看没错,但是要“顾全大局”:如果整
本杂志其他人都说Department of Education,  我建议还是和整本杂志统一。另外一
些译名,比如国家一些部委的说法,都有固定的译名,作者最好去其网站核实一下。

缩略:即便在摘要当中,当第一次提到某个术语的时候,建议不要一开始就用缩略语
,而是给拼出来。当然作者可以说原文中有,但是如果读者是在看英文摘要,说明他
们不是在看中文的原文,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会去你原文中查找这个术语到底是指
什么。

指代:当你用It的时候,你得问一下自己读者是不是知道你这个It到底指的是什么?
如果从前文不能自然过渡到这个it,  你最好用名词将这个it说清楚。

还有很多指代用He, 而不是He or she. 这个指代问题一直很难办,如果是指多个人
的话,建议尽量使用They.

或许一些作者会说,摘要是次要的,文章发了就行。我发觉,国外(至少是美国)同
行对中国的一些发展很有兴趣。以教育为例,在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这个
领域,其实亚洲国家在实践上是走在前面的(因为手机比电脑普及,且用途广泛),
我查了好多关于移动学习的资料,发觉好多是中国或其他亚洲国家、地区的作者写的
,中国学者如果不是语言障碍,应该有机会参与关于这些话题的国际对话。但介入关
于某个话题的国际探讨,写一个好的英文摘要是最开始的一步,起码让人知道某地有
某个人在做某方面的研究。一篇好文章,由于没有好的摘要,错失与同行交流的机会
,岂不可惜?
发表于 2009-10-20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好,很多摘要翻译太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蓝色流体网 ( 浙ICP备11054211号 )

GMT+8, 2024-3-29 23:11 , Processed in 0.09588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